close

「斜率看對不對,關乎一個企業的生死,」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語出驚人。看似數學家的語言,隱藏著聯發科奠定手機晶片世界第三、DVD光儲存晶片世界第一的祕密。


外界總將聯發科的商業成功,歸諸蔡明介的技術眼光,和切入市場的時機掌握。過去十年來,聯發科總在產品正要快速成長起飛、市場滲透率尚低的時候切入市場,以後進者黑馬之姿,在CD—ROM領域打敗飛利浦、松下,在DVD—ROM擊潰新力,更在手機晶片領域殺得德儀落花流水。


外界卻看不到,聯發科私底下開拓新產品的折騰與煎熬。七年前,營收僅一五三億、員工不到三百人的聯發科決定投入手機晶片研發,「那當然也是掙扎,」蔡明介坦白地說,「一下子要投入兩百多人、一燒要燒很多錢。每一次都說:『不成功、便成仁』。」開拓者的勇氣,總算有了代價。


二○○七年,聯發科最亮麗的一年。營收大幅成長四三%、達八○六‧七億,手機晶片市佔率也達一三%。身為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唯一的亞洲公司,聯發科充分善用亞洲優勢,攻下中國大陸白牌手機市場,還準備以中國為堡壘,揮軍新興市場,今年營收可望突破一千億大關。


聯發科,不一樣了。聯發科新竹辦公大廳,窗外樹影婆娑,廳內大牆工人正忙著將一片片寶藍色貼片貼到牆上,拼成聯發科的世界地圖,美國、中國、印度、愛爾蘭……。



近幾年積極併購海外軟體公司後,聯發科正悄悄從台灣IC拳王蛻變為全球營運的科技公司。聯發科也從十一年前的市場追隨者,轉型為技術領先者,今年已深耕WiMAX晶片,更即將推出3G手機晶片。


問起聯發科和世界領導IC設計公司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的距離,喜歡深思的蔡明介倒是快人快語:「應該是沒有距離。」看來,聯發科下一個十年的目標,已經很清楚。


以下是專訪摘要


不確定的年代,企業應該謹慎保守。今年半導體只有個位數的成長、美國次級房貸火花不小,歐洲日本都受到波及。

對企業來說,在營業額上野心不要太大,可是該做的事也不能停。對IC設計來講就是產品與技術研發。


自從八○年代PC ODM(設計代工)興起、生產轉移到亞洲來,這是過去十年中唯一的亞洲科技優勢。台灣抓到這個機會,很多的生產基地在這裡, 設計、服務也都在這裡,已經有接近市場的優勢。拿手機來說,聯發科也有接近市場的優勢。三、四年前,聯發科手機晶片剛開始時,著眼點是台灣的ODM。


充分利用中國優勢



結果證明,中國的機會更大。在中國,從沿海城市到內地,市場需求是一波波在增加。全球外包的趨勢下,中國第一波是當世界工廠,第二波是世界市場。

其實早在DVD播放機晶片時代,聯發科就將中國視為市場與戰略跳板。聯發科從中國將DVD播放機晶片外銷到東南亞、印度或是俄羅斯、東歐、中南美。手機跟DVD晶片是同一個現象,只是規模比較大。聯發科的確是充分利用中國優勢。


印度市場正在興起,跟大陸六、七年前一樣,聯發科在印度除了研發,也派業務在那裡看可能的機會,讓中國手機賣到印度去。亞洲市場我們早就在開拓了。 


國際一線手機大廠對我們也很重要。購併美商亞德諾(ADI)通訊部門,價值不在前進新興市場,而是建立與手機大廠的客戶關係。ADI通訊部門在美國、歐洲都有基礎,業務行銷針對國際手機一線大廠平常就在溝通,未來能讓聯發科更接近市場。


從產業進展的角度來看,現在已進入通訊與消費性的新時代。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在殺價。我們開玩笑說,只要是電機碩、博士做出來的東西,保證天天降價,不用碩、博士做的都可以天天漲,連燒餅都在漲價。科技來自科學,這是基礎,需要很多碩士博士。但是只有科技,沒有辦法差異化,還是只能降價。



對聯發科來講,差異化就是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讓客戶可以提早進入市場 (Time to market)。我經常講孟子的故事,孟子風塵僕僕去晉見梁惠王,梁惠王劈頭就問:「將有利於吾國乎?」我總用口頭禪「將有利於吾國乎?」來提醒,以客戶的觀點出發,為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開放與競爭,資金、人才匯集在一起,因應市場需求。


從兩岸開放角度看,企業希望善用中國人才、人才能自由移動。中國當地這些電視、通訊標準,你在台灣怎麼做?你沒有當地市場的測試環境。基本原則應該是開放,至於有技術外流的問題,其實IC設計智財權跟技術的保護,企業比政府還關心。台灣IC設計產業很重要,可是日、美、歐半導體公司都在用中國人才、進入中國市場了,政府這種限制,正在傷害台灣IC產業競爭力。


大環境的限制,才是真劣勢


現在對大陸限制有兩種,一種是四○%上限,一種是採負面表列,像IC設計,限制不能移轉中國大陸。IC設計公司不是資產公司,四○%投資上限對知識經濟的產業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所以鬆綁四○%的限制,並沒有解決我們的問題。IC設計產業不是去了中國就離開台灣,而是去善用資源、人才、市場,或是透過中國接觸其他新興國家市場。



過去政府對於人才來台灣,有限額、要提前申請,這都不合理。聯發科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員工,很多專案是彼此互相合作、支援,如果只有歐美日員工能來台灣,而大陸員工卻要等申請核准,那要如何合作?又怎麼會有效率?大環境的限制讓我們沒辦法施展身手,那才是真正的劣勢。


兩岸一下子開放,百廢待舉。八年下來,意識型態從上到下貫徹,沒人敢去想。現在要開放,政府執行官員的想法有沒有跟上,是個挑戰。


企業可能有更大的空間、更自由的發展,企業的管理的能力就受到挑戰。我要擴張,我要管理流動頻繁的人才,企業是否有做好這個準備?


聯發科是準備好了。我們從去年開始併購美國加州的公司NuCore 和ADI通訊部門,就是認為跨國界擴張是重要的。在去年之前,聯發科在中國、新加坡、印度也有買一些軟體公司。


台灣本身限制是市場太小,沒辦法測試你的產品,第二人才庫太小。聯發科要蛻變為全球公司,這兩項本來就是限制。所以併購也成為我們策略考量重點。


過去聯發科是市場的late comer,但是經過這十年,我們在藍光、TV已經是在領導群裡了,手機當然現在還是晚一點,還是要快速跟上。像WiMAX這些技術的開發,聯發已經是領先者。


我們現在要變領導者,更早切入產品、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卻不能像美國IC設計公司的高成本,這樣在台灣亞太地區原來的優勢就不見了。要怎麼有領先者的優勢,又不會失去過去成本、彈性、效率的優勢,這是我們的挑戰,也是管理團隊一直在探索的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琪菈 的頭像
    安琪菈

    安琪菈的夢想世界

    安琪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