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亂,太整齊我找不到東西!」從事媒體工作的賴小姐這樣說。賴小姐的窩位於松山區的飯店式管理大樓、一廳一房一衛一廚的小套房,約六坪挑高四米二,進入室內的第一眼,會以為屋主又是一個走簡約派的人,直到設計師與賴小姐打開一個個隱身於各處的收納櫃,這才曉得,東西不是不多,而是可以「藏」的地方多。
文/陳若萱 攝影/楊志雄
大樓裏的小套房最討人厭的就是避不掉的樑柱,大空間能閃能躲能包裝的方法很多,但小套房則是牽一髮動全身,稍有閃失,所呈現的空間感也會相差千里。
設計師林希哲處理這些礙眼的樑柱的方法就是將其與收納空間融合為一體:例如打開上層的睡鋪前的壁櫃,發現櫃身有深有淺,有的只能擺個小飾品,有的卻能放上厚厚一本書,原來淺的部分是因為樑吃掉了部分空間,但將樑包在壁櫃裏,櫃門一闔上,誰也看不出來樑在哪;衣櫃也是同樣道理,柱子與兩扇拉門同樣飾以深色木紋,大家看到的就只是一個大衣櫥,無法想像大柱可是立在那。
儲藏室的空間也是因為樑柱而設計得來的。賴小姐表示儲藏室真的很好用,除了可以放些雜物外,遇到雨天洗衣服不容易乾時,將衣服掛一掛、除濕機搬進去一開就OK了。
當然設計師創造出來的收納空間可不只這些而已,冰箱旁有直立可拉動的食物儲櫃,床鋪旁有邊櫃也有展示架,床鋪底下當然是一格格的抽屜,一階階的樓梯是抽屜,下方的空間是影音設備櫃,甚至浴室洗手臺上的小櫃也是利用原本開窗的厚度改造而成的。至於隱藏於櫃子下的小木桌更是令人驚喜,「我要有個能好好吃飯的地方。」賴小姐說,所以設計師幫她在客廳旁的邊櫃做了個可以收納的小桌,不用時輕輕一推就收藏起來毫不佔空間。
誰說小空間不能大氣
老實說利用間接照明、嵌燈、鏡面等幫小空間放大的手法處處可見,不過賴小姐的家有兩點十分吸引我,一是左右兩側一大一小的黑色烤漆鏡面,一是尺寸頗大的白色皮質沙發,這兩樣東西讓小空間頓時大氣了起來。
近大門口的大黑色鏡面,反射著空間中的動與靜,一舉手一投足都映得清清楚楚,卻又帶出肅靜的冷調氛圍,讓人忍不住直盯著鏡像的自己。與之相對的小黑鏡面則是成了壁櫃的背景,黑亮的鏡面反射著光源,烘托著賴小姐的貓頭鷹收藏,彷如是百貨公司的陳列架。
白色皮質大沙發幾乎佔了小小客廳的三分之一大,但除了它之外也沒其他家具。很奇特的是這麼不成比例的放置,竟然沒有什麼壓迫感,甚至讓人覺得很大氣,我不禁想起《酷男的異想世界》中也曾用同樣的手法解決小空間瑣瑣碎碎、小里小氣的問題。
「我選大沙發是因為我想要朋友來的時候可以有位置好好坐下來。」賴小姐坦言雖然偶爾會看室內設計雜誌,但終究不是專業,所以與設計師討論時,也只是提出需求和一些概念,並無具體的想法,設計全權交給設計師;而設計師則是透過與賴小姐一起選裝潢材質,來瞭解賴小姐的個性與喜好。例如當初選木皮色系時,賴小姐選了黑色。設計師認為會選這個顏色,表示她可以接受比較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就建議她除了黑色木紋皮之外,也可以搭配深色木紋皮,甚至是黑色的鏡面。
賴小姐喜歡收集貓頭鷹,在不同的空間擺上幾隻不同大小材質的貓頭鷹,原本覆蓋著混亂的單調表面,有了生氣卻又不顯得雜,空間質感加分。如果太多的話就顯得雜,這時就顯見收納櫃的重要性,「因為櫃子裏我愛怎麼擺都沒關係,反正門關上了,又是光鮮整齊的一面。」我忍不住再一次拉開那隱身於各角落的收納櫃,想著如何進化我自己的混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