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有五個層次:第一需求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感,其次是歸屬感和愛自尊和求知欲,最後是自我實現。從層次的編排來看,一個人要有了安全感,才能感到被愛與被尊重,然後才可以滿足求知學習的需求,發揮內在的潛力去完成自我實現。由此可見安全感足以影響我們個人的心理健康、自我觀、成長學習、人際關係以及個人能力的表現。


 


安全感的形成往往是與童年的經歷有關,大人們怎樣幫助小孩處理生命中的風暴:危險、恐嚇、批評、失敗等負面的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傳達真正的愛,都塑造了我們的自我觀,也影響我們的安全感。


 


所謂安全感,是一種放心的感覺,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因為擁有多於旁人的優勢,或對前途有更多的把握,而是由於他明白無論生命出現甚麼不能預料的事情,或是旁人如何看待自己,都不能改變他個人的價值,也不能左右他對生命的投入。他明白生命的確有許多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方,他也知道哪些範圍是他能力可以觸及之處,故此他把個人的責任和注意力集中在這些範圍上,而不花精力去為那些不能控制的事情憂慮。


 


有適度安全感的人,不緊握死守生命中的一切,包括財產、名聲、健康、外表等等,也不會為未來作不必要的憂慮,卻懂得在適當的時候,以恰當的方式,把內心的恐懼或猶豫誠實地釋放出來,並在超過自己能力的場合中,作出恰當的婉拒。因此有適度安全感的人是一個劃清界線的人,懂得接受自己並且願意以真我面世,因而能活得輕鬆自由。


 


相反地,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對前途既無信心,又不能信任旁人。因為他深覺自己「不夠好」,不如別人,故此極端介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既敏感又容易受傷。沒有安全感的人就像處在溺水狀態的人,經常掙扎的便是自己的形象,拼命找尋可以扶手的工具。在人群中,他不時帶著無形的心理偵測器,企圖去找出可以依靠、操縱和認同的對象。故此會在不適合的階段,向對方分享一些過於隱私的事情。遇見像自己一樣有依靠需要的人,他的認同感會令他興起了同理心,自自然然地把別人的需要看為自己的責任,一廂情願地打抱不平。因此沒有安全感的人也常是沒有清楚界線的人,他們與人的關係,時常會出現交淺言深的現象,並且產生許多不健康的「彼此依附的關係? v(codependent relationship)。


 


聖經說:「愛裏沒有恐懼。這愛可以給予我們無限的安全感,使我們忘記了「自我」,不再介意「夠不夠好」。讓我們醒覺人生的樂趣,發揮內在的潛能,營造許多美好的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琪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