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人脈術!以最小的勞力獲取最大的成果/本田直之


一個缺乏人脈的商務人士想要成功,幾乎可說是難如登天。因此,如何建立人脈就變得非常重要。想要建立人脈,「自我投資」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藉由投資來累積個人資本,而最有力的個人資本,就是人脈。換句話說,建立人脈就是最有利的投資。

時代如今已經不同,機會雖然處處可見,但遊戲規則已經大幅改變,社會已從原本「依附企業的時代」,轉變成「個人求生的時代」。在「個人求生的時代」,人脈是人生的救生圈,在這個公司壽命可能比個人勞動生命短的時代,可以救你一命。

不論時機好與壞,「人脈」這項投資始終是獲利最高的選擇!若是總想著等到「以後」或「有需要時」才要開始打造人脈網絡,註定為時已晚,機會將永遠不會來臨。一如投資應捨短期、取長期的道理,越早投資複利效果越大,建立人脈也是越早開始成果越豐碩。立刻付諸行動,未來人生才有保障!

掌握「超強人脈術」五大重點,構築穩固的人脈網絡
1.如何鞏固人脈基礎
● 不以「施予」,而是以「貢獻」為基礎
● 建立「資產負債表型」人脈
● 經營人脈的六大禁忌
● 變成「讓人想認識的人」

2.如何開始建立人脈
● 想要認識某人,就立刻寫電子郵件
● 充分掌握對方的背景
● 如何在簡短的郵件中流露情感
● 疏遠的關係也能輕易復活

3.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 情報提供守則
● 與人對話切記「說一聽九」
● 擁有可傳授他人的專長
● 招待對方到自己的「主場」

4.如何長期維繫人脈
● 建立人際網絡前的三個步驟
● 成為「最佳介紹人選」的五大條件
● 初次接觸後的後續連絡
● 人脈條列化,找出自己擅長的領域

5.如何建構人脈網絡
● 建立人脈網絡的優點
● 欲使「社群」成功發展,屬性務必聚焦
● 少點防人之心,多點人脈
● 將辦公室布置成「聚會場所」

--
前言  一生最好的投資:建立人脈

只有「天才」方能不靠人脈便獲得成功

目前,與人碰面已經占了我工作內容的大半。

每週五天,也就是週一至週五,我一定會安排與他人共進午餐及晚餐。因此,一年內至少和超過五百多人見面。

事實上,現在一年之中我有半年都在夏威夷度過,也就是一月至三月,以及六月至八月,其他時間則是常常前往自己進行投資的舊金山、洛杉磯以及新加坡等亞洲地區,至於待在日本的時間或許還不到半年。正是因為如此,在國內時,能與人見面的時間也就變得更為珍貴。此外,即使人在海外,我也依然維持與他人共進每一頓午餐和晚餐的習慣。

為什麼要見這麼多人?理由很簡單,因為人若是憑一己之力,什麼事也辦不成。

蘋果電腦創辦人史提夫.賈伯斯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我們所攝取的食物,幾乎都不是自己調理的。我們穿著別人製造的衣服、使用別人發展的語言、運用別人發明的數學。也就是說,我們凡事都得仰賴別人。」
  
說來理所當然,獨自一個人確實難以成就任何事。唯有天賦異稟的「天才」,才有可能在不仰賴任何人的情況下存活。可見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必須與他人有所往來。

人脈是最強而有力的個人資本

在我所寫的《槓桿閱讀術》(漫遊者文化翻譯出版)這本書裡,我曾強調「不看書的商務人士無法成功」。不過,比起閱讀,人脈更為重要。一個缺乏人脈的商務人士想要成功,幾乎可說是難如登天。

因此,如何建立人脈就變得非常重要。想要建立人脈,「自我投資」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藉由投資來累積個人資本(personal capital),而最有力的個人資本,就是人脈。換句話說,建立人脈就是最有利的投資。

每一天,我都能夠實際感受到人脈的重要性。在公司股票上市後,我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王國,投資了約十家公司,並負責其中四家的經營管理。同時還撰寫書籍,如今「槓桿系列」作品已經賣出了超過四十萬冊。

不過,光憑一己之力,絕對無法達成這樣的成績。若是將我與形形色色的他人所建構的關係,比喻成自己在二十年來的商務生涯所獲致成果的基礎,其實並不為過。

那麼,我的人脈都是靠什麼方式建立的呢?
沒錯,就是以最小的勞力,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孕育出最大成果的「超強人脈術」。

重點不在「認識誰」,而是「被誰認識」

先來談談應該如何定義「人脈」。
  
第一個重點在於,重要的並不是「認識誰」,而是「被誰認識」。只見過一次面、交換個名片,從此便失去交集的關係,是不配稱為「人脈」的。

此外,「認識凡事皆可請託的對象」也算不上是人脈。相較之下,反而是常常受人委託的關係較佳。商業突破研究所(Business Breakthrough School)的社長大前研一曾說:

「提到人脈,相信大多數上班族都會認為它指的是『認識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但是憑藉這種邏輯建立的關係是難以持久的。一天到晚拜託人家,很快就會為人所唾棄。(略)一個人若不懂得思考『如何幫助對方』,就無法建立豐富的人脈。『與其終日求助他人,不如為眾人所求助』,想要建立人脈,便應以此為出發點。」(摘錄自《週刊Diamond》二○○七年二月一○日號)

說得更清楚一點,我對於人脈的定義,指的是心智層次夠高,能和自己互相交換情報、彼此介紹其他人、相互刺激砥礪,並且共同追求成長的夥伴。只要置身於這個類型的夥伴圈子裡,一旦看到其他夥伴達成了諸如股票上市、出版書籍、移居海外等目標,便有助於刺激自己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達到自己所希冀的目標。

認為「只要遇到困難就應該求人幫助」,實在是很消極的想法。我所提倡的「超強人脈術」,要求的是秉持積極的態度來思考,而且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拜託對方幫自己的忙,而是在於自己能幫上對方什麼忙。

只要看見這類夥伴的水平和程度有所提升,便能激勵自己也要有所成長,以免跟不上大家的腳步,這樣一來,不僅能給予自己強大的刺激,也能成為督促自我前進的動力──為了跟上周遭朋友的腳步,不斷督促自己以同樣的速度朝著理想邁進,便能在潛移默化之中,隨著大家一起成長。同時,大家也可能因為看到了其中某位夥伴獲得成功,每個人的心裡於是湧現一股「既然他能,自己也能」的希望。

這個氣氛在夥伴之間相互感染,漸漸地,原本大家都覺得困難的事,也能變得易如反掌;原本認為不可能的,也終將成為可能。藉由這種相乘的效果,團體裡所有的人皆能獲得顯著的成長。

以一百公尺短跑做比喻,如果其中有個選手跑出了九秒多的成績,其他的選手便很可能相繼在十秒內跑完全程。只要大家開始相信「人類可以突破十秒的極限」,體能就有可能獲得飛躍性的提升。

再舉一個商場上的例子。假設你打算創業,若是和同樣身為上班族的朋友討論時,得到的反應想必多數會是「太累人」、「風險太大」或「如果失敗了怎麼辦」,這並不代表這些朋友心懷惡意,而是站在上班族的立場,當然會偏向這類的建議。不過,如果你是與自行創業的朋友討論,得到的反應大概會是「創業比上班輕鬆」、「風險並不大」或「要行動就該趁早」。
上述兩種回答,讓人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速度感、世界觀以及人生觀。

究竟要怎麼辦才好呢?是不顧周遭的反對聲浪毅然創業(或放棄創業),還是在與身旁好友相互支援、相互勉勵的狀況下創業?對自己而言哪一種選擇比較不費力,而且更能保障成功,答案應該是一目瞭然的。

我在這本書裡提倡的「超強人脈術」,最大的目的就是找到與自己的價值觀吻合的夥伴,與其建立聯繫,並且相輔相成地共同成長。

只有九.二%的人懂得積極建立人脈

以目前的時代背景來看,年功序列制、終身雇用制漸漸瓦解,公司的壽命也變得比個人勞動壽命還短,因此社會已經從原本的「依附企業時代」轉變成為「個人求生時代」。

在「依附企業時代」裡,「人脈」等同於「與現今工作有關的人脈=現在人脈」。但是,進入了「個人求生時代」,必須再加上攸關未來人生的人脈,亦即「未來人脈」。

即使沒有特別用心經營,一個人也能在工作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建立與現今工作有關的人脈=現在人脈。不過,如果對人脈方面的需求缺乏清楚的認知,就無法建立「未來人脈」了。此外,「依附企業時代」的現在人脈,只要攀附在企業品牌之下便得以建立,但在「個人求生時代」裡,攸關未來人生的「未來人脈」,是需要擁有個人品牌才構築得起來的。如今時代已經徹底改變,建立人脈的邏輯和方法,也必須隨之從根本做改變才行。

日後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未來人脈」,若是等到有需要的時候才開始經營,可就為時已晚了。
然而如今的情況是,許多人雖然深知人脈的重要性,卻並未採取任何實際的行動。

針對服務社會人士創立的日本教育機構「Academy Hills」,於二○○七年曾以六本木圖書館會員約一千兩百位專業人士為對象,進行過一場「生活型態實況調查」。調查結果發現,認為自己「積極建立人脈」者,有八成認為自己的人生「十分豐富多采」。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公司與學校之外仍積極建立人脈者,竟然只占了九.二%。雖然約有半數受訪者回答自己「有機會便願意建立人脈」,但是這種被動的態度其實就等同於不做任何努力。如此回答的人,大概只做到「一年參加個一兩次跨業交流會等活動」的程度吧。

只要從有心建立人脈者如此稀少這一點便不難看出,如果自己能夠採取主動將有多少好處。若是能和形形色色的人往來,絕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變得何其豐富。

大多數人為什麼不願意積極採取行動呢?
答案可能是「費事」、「麻煩」、「自己懶惰」……。
不過,實際情況恰恰與給予上述答覆者所認為的完全相反,正是在這種人身上,人脈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正因為我比誰都懶惰、比誰都怕麻煩,因此這句話由我口中說出來,各位讀者大可放心採信。

無論獨自一人再怎麼努力,倘若沒有超乎常人的堅定意志,凡事都可能因為倦怠或逃避而半途而廢。但是如果與夥伴一同努力,就不會淪落到這種後果了。

想要與人接觸,前提是自己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吸收學習(input)。如果沒有能力對他人做出任何傳授(output)或貢獻,想必不僅難以讓對方產生想和自己見面的興趣,即使見了面,這場接觸也不可能有多少價值。

因此,為了做好自我學習,自我投資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一個人與越多人接觸,自我學習的質與量也必須隨之提升。這正好提供了自己切磋琢磨的機會。

不分晝夜安排時間與人接觸交流,代表自己必須不斷學習,無形之中便能培養出勤學不輟的習慣,不至於隨時妄想偷個懶、休個息。

由此可見,人脈事實上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像我這種生性怠惰的人,反而更應珍視與人接觸的機會。

憑藉本書無法實現的四件事

這本書的內容架構,依照的是從初次接觸開始、直到獲得最終成果的先後順序寫就而成。

第一章是「超強人脈術」的整體俯瞰,第二章介紹與想要結識的人「接觸」的方法,第三章探討實際見面時的「溝通術」,第四章討論接觸後繼續維繫雙方關係的法門,而第五章則說明如何與他人共同成長、獲得顯著成果。

本書所傳授的人脈術並不難,任何人只要下點決心,都有機會構築一個豐碩的人脈網絡。
不過,有一點必須事先聲明──
聽到「人脈」兩個字,許多人或許會產生以下幾種期待:

1 短時間迅速建立人脈
2 結識有名有權的人物
3 利用人脈獲取自身的利益
4 舉辦供不特定多數人士參加的聚會

倘若你的期望是上述四項其中之一,本書恐怕就派不上任何用場了,至於理由將在接下來的章節裡一一說明。

此外,想要百分之百活用本書所傳授的訣竅,首要條件就是立刻付諸行動。

若是想要等到「以後」或「有需要時」再實踐書裡所寫的方法,機會就永遠不會來臨。等到有必要時才想到應該開始建立人脈,註定為時已晚。一如投資應捨短期、取長期的道理,越早投資複利效果越大,建立人脈也是越早開始成果越豐碩。

對於決心實踐有助於篩選出高心智層次的夥伴、與之建立交情、並一同追求成長的「超強人脈術」的讀者,如果本書能夠產生任何助益,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
「善於與人相處,並不就代表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唯有重視貢獻,人際關係才具有生產性。這才是真正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效的管理者》  彼得.杜拉克

「如果要說成功有何祕訣,那就是接納別人觀點,並用自己和對方的角度來看事情的能力。」
亨利.福特

不以「施予」,而是以「貢獻」為基礎

在此先介紹一個貫徹本書主題的關鍵字。

與人交往的模式不外乎「分享(give and take)」或「施予(give and give)」。「分享」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施予」的語氣聽起來可就值得質疑了。「施(give)」這個字眼聽來像是敘述由上往下的關係,在語感上顯得有點驕傲。因此比起「施予」,我一直將「貢獻(contribution)」看得更為重要。

美國社會非常重視貢獻的精神,我赴美留學時所就讀的商學院,對這種精神尤其重視,常要求每個學生對課程都能有所貢獻。例如在筆者在課堂上向同學說明「日式管理學裡有哪些特殊面相」,為大家提供這種原本不為其他人所知、同時對所有同學都具正面價值的情報,就會被譽為「有所貢獻」。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與一個人接觸時,應先想到的是「自己對他能有什麼貢獻」。該秉持的心態不是由上至下的「給予」,而是「應該為他貢獻些什麼」、「應與他分享一些自己手頭上的情報」、或「向他提供一些自己所擁有的價值」。

此外,「施予」這個字眼不僅帶點義務上必須贈與什麼的語感,並且似乎還有點打著「都已經施予了這麼多,將來或許也能有什麼報酬(take)吧」的算盤的味道。相較之下,「貢獻」這種行為的動機就顯得十分純粹,意味著從事這種行為應該是帶幾分樂趣的。

人脈無法於短期內建立

憑藉槓桿人脈術,是無法在短期內建立人脈的。

欲加強信賴關係、讓彼此都能獲得成果,至少須具備可觀望數年的長期視野。有些人才剛見個面,便提出「拜託為我介紹個人」的要求,這種人可就太自私了。

畢竟才剛結識,對方對自己根本還不夠清楚,哪可能知道該介紹什麼樣的人,而且,想必也不會有誰願意將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人,介紹給一個剛結識的人吧。到頭來,一提出拜託幫忙介紹人的要求時,這關係就已經被破壞了。

重要的是,雙方宜透過相互貢獻熟悉彼此,紮實地建立起互信;這當然是需要時間的。不過隨著接這種觸的逐步累積,最終必將獲得碩大的回報。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言:「人往往會過度高估一年內所能做的事,但卻嚴重低估未來五年所能完成的事。」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想在一年有些顯著的進展,一開始就想建立深厚的關係,是十分困難的。反之,只要有五年來相互貢獻的累積,彼此的關係便可能變得相當深厚。

朝大目標逐步經營人脈

也或許有人認為:「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我需要立刻擁有人脈」。但秉持這種動機建立人脈者,大都不會進行得多順利。原因是以滿足自己需要為出發點的心態過於短視,導致這種人脈奠基的基礎淪為對對方的要求使然。如此一來,自然難以構築出長期性的良好關係。

基本上,人脈是需要朝一個大目標逐步經營的。

曾幫助蘋果電腦重振雄風的蓋伊.川崎曾表示:「在你有需要前便先行建立關係,是至為重要的。」只要紮實地建立起互信關係,到了某個時點,對方將自然而然地主動為你介紹些什麼人,或提供什麼重要情報。

筆者自己便曾規劃過許多目標,包括創業、出書、移居夏威夷等。

以移居夏威夷為例,近三年來我幾乎每兩個月便前往夏威夷一趟。當然,起初我幾乎是一個人也不認識,但如今在當地所擁有的人脈,已經豐碩到足以舉辦慈善研討會的程度了。

到了○七年,我便自信滿滿地遷居至夏威夷。由於已經擁有豐厚的人脈,再加上能以各種形式對當地人有所貢獻,因此每次前去,都有機會結識新夥伴。而透過慈善研討會,還得以建立更多新的人脈。

倘若我毫無準備便前往夏威夷,想必一切便不至於如此順利。

碰上有需要時才急著建立人脈,將是為時已晚。

應秉持的態度,最好是明確地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珍惜與他人的關係,並選擇與心智層次高的夥伴建立關係。如此一來,即使現在距離目標仍非常遙遠,也能在身邊夥伴的影響下持續朝目標邁進。

秉持早期階段創投的精神

藉由貢獻的累積,讓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變得益形深厚,這過程與投資早期階段的新創企業的創投(VC)頗為類似。

早期階段創投,是一種發掘剛成立不久、頗具成長潛力的企業,對其貢獻資金、管理知識、人才、顧客等的工作。待這家企業有朝一日上市了,便能獲得龐大的利潤。不過,早期階段創投並非有資金就能成事,而是得具備相當程度的人脈與管理知識才可能成功。一如要先做好自我學習才能有所貢獻,在企業草創的早期階段,當然也得做好充分的功課,才能決定是否該對一家企業挹注資金。

理所當然的,創業到上市需要漫長的時間,在這段時日裡,投資並不可能獲得任何回報,因此創投基本上是一種長期投資,但正因如此,最後所能獲得的回報也就越大。

當然,創投的形式也是形形色色。有些創投並非針對早期階段的企業,而是僅以即將上市的企業為投資對象。由於後者風險的較低,獲利空間當然也較小。再者,到了後期階段,企業也開始有些成績和知名度,理所當然也成了眾多創投資金競相投資的對象,因此對這類企業而言,隨著收受投資的利益變少,因此供人投資的意願也會大為降低。

建立人脈也是如此。待對方成為一個名人後,要與其建立深厚的關係就變得極為困難了。由此可見,在越早期結識、一同成長,雙方能獲得的成果也就越大。

筆者周遭的友人中,有不少是打從學生時代就認識的。當年當然大家都還籍籍無名,也沒意識到需要多努力經營人脈,聚在一起的動機不過是「好玩」、「志同道合」、或「臭氣相投」。

而到了今天,大家都會為彼此介紹形形色色的人。如今,每個人都已在自己的領域裡事業有成,但這不過是個結果,當初我們並非因彼此都已事業有成而結識,而是源自當年彼此建立了那形同早期階段創頭般的關係,大家才會有今天的交情。

倘若在看到他們都事業有成後,才突然表示想和他們交朋友,想必是構築不出今天這種關係的。當然,絕對不乏即便如此還是願意供人套交情的人,但關係應該很難培養得夠深厚才是。

以曾代表日本出賽的足球選手中田英壽為例,在職業足球時代從不接受媒體採訪,是他眾所周知的堅持。不過,據說有少數幾位體育記者有辦法對他作長篇採訪,理由是這幾位記者打從中田選手年輕時起,便持續追蹤他的動向。由於有了這早期階段開始的交情,才能秉持中田選手對他們的信任,獲得作採訪的機會。

即使不是和中田選手這種程度的名人打交道,只要大家曾有共同成長的經驗,能彼此介紹的人、或彼此貢獻的內容,在層次上便可能逐步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到了最後,便可能產生驚人的相乘效果。這就是建立人脈的過程中最有趣的一點吧。

結識名人好處少

似乎有不少人認為,「人脈」=「和有名有勢的人交朋友」。

例如,有些人會在派對上到處搜尋名人,換到了名片便感到滿足。似乎認為�對方越有名有勢,這就越是個「有力的人脈」。

但光是換到名片,是絕不足以稱之為「人脈」的。

此外,即使結交到了名人,倘若這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層次要比自己高出許多,自己所能提供的貢獻應該也少得多,關係可能淪為只是一味求教於人的單向交往。這種有欠均衡的關係,到頭來應是難以持久的。

再者,名人裡不乏“發展性“已經變得十分稀薄的例子。以名人為中心的團體,常會出現聚集在他周遭的人心靈層次較低的情況,加入這種團體,恐將導致自己的心智層次也隨之降低。

我也曾接觸過形形色色的管理者,其中有些已年屆50、甚至60好幾,卻依然不失年輕活力。這些人物似乎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積極地與活躍於第一線的年輕人保持接觸。只和同年齡層的人往來者,和不時與年輕人出外用餐者,眼中所閃耀的光輝是截然不同的。

槓桿人脈術的目標並不是和名人建立人脈。雖然有藉此結識的夥伴到頭來成為名人的可能,但結識名人以獲取利益並不是筆者所揭示的目的。

這就好比先前以創投所作的比喻,較之購買知名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尚處於早期階段的未上市企業要來得有趣得多。

如此所培養出的關係不僅光建立在資本上,還可能為彼此介紹人、一同創業、也一同成長。倘若對方是個名人,大概就難有這種機會了。

--
後記  貢獻本身就是一種「喜悅」

目前我最費心經營的工作之一,就是透過「JBN(Japanese Business Network)」建立自己的人脈圈。

JBN是由本書介紹的「商業書籍作者兼企業管理者協會」其中五位成員(石田淳、泉正人、?津良智、鮒谷周史、本田直之)所創立的社群,目的是為活躍海外的日本人(日僑)提供貢獻、略盡棉薄之力。

旅居海外的日籍創業者或商務人士與日俱增,但是彼此交換商務情報、管理方法,或是參加管理研討會的機會卻十分有限,有時甚至連個可供進行情報交流等互動的場所都沒有。

JBN的目標,就是以免費奉獻的形式,將我們五人至今所學到的商務經驗或管理方法提供給這些旅外人士。

在發行全夏威夷、規模最大的日文媒體Aloha Street的Wincubic.com.Inc.的上野社長的幫助下,我曾經在夏威夷的Halekulani飯店舉辦「第一屆慈善研討會兼交流會」。會後,約有五十位與會者紛紛表示這場活動「非常有幫助」,或是表示自己「一直期望能有這樣的平台」。

藉由這場活動清楚確認投注貢獻的方向之後,我在新加坡和洛杉磯也舉辦了性質相同的聚會,並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陸續在紐約、倫敦、上海、曼谷、香港、雪梨、漢堡等十個世界性都市舉辦。我的最大心願,就是藉此幫助全球各地的日僑打造出自己的人際網絡,以獲取更大的活躍空間。

當然,單憑我一人之力,絕對沒辦法舉辦這種聚會。相信JBN的其他夥伴,如果只靠自己一個人也同樣做不來。一開始,我們更是無法想像在世界各地舉辦的可能性。

唯有結合五位成員渴望對他人有所貢獻的心願,我們才得以團結一心實現這個目標。而且,我們也深信未來仍能繼續成功。

容我再度重申,這並不是個商業活動,而是純屬義工性質。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為這個目標如此努力呢?

因為貢獻本身就是一種喜悅、一種快樂──思考自己做些什麼能讓對方開心時的雀躍感、實際做到時的充實感,以及和他人建立交情後共同成長的興奮感。讓這種交情得以跨越國界、提升到一個世界性的層次,如果將這一切形容成「一輩子的喜悅」,應該也不為過吧。

一個人能做的事極為有限,但是如果結合大家的力量,便可以發揮連自己也難以置信的威力。與其獨自辛苦耕耘、緩慢地朝目標邁進,還不如和一群懷抱共同理想的夥伴、結合眾人的力量達成目標來得有效率。

透過JBN的活動,我對於這個目標的信心也益發堅定。

最後,我想以一段佳能集團董事長御手洗?士夫的名言作為總結。御手洗先生不僅在日本,遠至美國也擁有豐沛人脈。他曾說過:

「人類是會因為其他人的表現而受到激勵的動物。有人受一幅美麗的繪畫激勵而成為畫家,也有人受到美妙的樂曲感動而成為音樂家。同理,我認為自己也是透過和一流的管理者溝通交流,才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摘錄自《週刊Diamond》二○○七年二月一○日號)

如果各位讀者能夠藉由這本書提供的方法,結識適合彼此切磋琢磨的夥伴,為自己構築出一個充分發揮效用的強力人脈圈,將是我的最大榮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琪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