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進入社會時,所面對的是景氣榮景還是經濟大蕭條,

年輕人應該要抱持「吃苦當吃補」的工作態度,

別太急著找個「穩定」的工作,別太急著想進入職場舒適區。


〈認清事實〉是人,就會碰上不景氣的衝擊

經濟學告訴我們,每5年會出現一次景氣循環,光是1998年到2008年十年間,就出現了兩次景氣循環。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一直延燒到2000年網路泡沫化、2001年的911美國恐怖攻擊,直到2003年的SARS過後,景氣才回暖,光是該波不景氣就走了5年之久,最後多頭市場走到2008剛好也是5年,又碰上美國次貸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大海嘯,財經專家紛紛預言,這波不景氣得延燒2~4年左右。

也就是說,以現代人平均得在職場待上35~45年以上的時間,一個人一輩子至少會遇上7~9次的不景氣。碰上大多頭的景氣當然很開心,錢隨便賺隨便花都無所謂;然而,碰到空頭來襲,不景氣的時間拉長時,是否有能力安然渡過不景氣,就成了上班族最重要的考驗。


〈找工作的迷思〉只看眼前不顧將來‧只圖尋找舒適區

不過,我認為真正能夠幫助上班族撐過不景氣的方法,在於「工作態度」。無論是榮景或危機時代進入職場,都不要被眼前環境的榮景或危機給迷惑,必須按照自己的職涯做工作規劃。

不景氣的時代,很多人都希望擁有鐵飯碗,拼命去擠考軍公教與國營事業(最近,甚至連役男都搶著想當兵,到軍隊給國家養),只想爭一份穩定的收入(卻不管自己是否喜歡這份工作,更別說工作的前景),好像不景氣永遠不會結束。

結果,不景氣時代結束,景氣開始推升後,那些抱鐵飯碗的人開始抱怨,認為自己的能力條件都不比其他人差,為何只能賺取這微薄而固定的薪水?且想走還走不暸。

至於景氣時代的求職,也沒好到哪裡去。不少人貪圖「錢多事少離家近、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工作,只想往高獲利的產業擠,同樣天真的以為景氣榮景可以一職延續下去,也天真的相信自己的公司或產業能夠永遠賺大錢。結果,多頭景氣結束後,原本高薪的金飯碗紛紛被摔破了,被迫離開金飯碗時,卻因為已經習慣了多金富裕生活的享受,習慣了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習慣了被人奉承服侍的高姿態,放不下身段,很難東山再起。如果年紀又大,身邊還沒有存款,那就更慘了。

………………………………………………

上述兩種時代,尋找工作的思考模式,其實是一樣的。只根據眼前的經濟情勢做判斷,且一心只想快點找到職場舒適區,過安穩的日子,壓根忘了自我進修、累積工作資歷與自我磨練的重要性,讓自己變成一隻只會坐吃眼前乳酪的老鼠。於是,當景氣一變,產業出現變化,收入或就業狀況隨即也出現巨大變化,當眼前乳酪吃完時,只知道坐哭等死,絲毫沒有應對之道。


〈換個角度想一想〉穩定≠一帆風順,危機=轉機

人若不曾吃過苦,失敗過就待在舒適區,將會完全喪失面對挫折與失敗的能力,對於遲早得面對不景氣的時代降臨的上班族來說,實在不是好事。

三十歲以前,尚未成家生子,還不需要奉養老父老母,一個人飽全家飽之前,實在不必急著找個穩定多薪的好工作,不要急著進入職場舒適區,不要急著追求奢華享受,應該多看看多磨練,一方面尋找自己真正有興趣願意投身一輩子的工作,一方面多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面對職場與景氣的抗壓性,才能在不景氣的時候,像巴菲特,照樣自信滿滿的危機入市,大賺一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琪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