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姿態上要低調 <平和待人留餘地>




平和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美德,秉持平和的心態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對待世間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迎得別人的尊敬,這也是低調做人的要義。



宋代有個叫韓琦的人,曾同範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時長期擔任宰相職位。韓琦在定武統帥部隊時,夜間伏案辦公,一名侍衛拿著蠟燭為他照明。那個侍衛不小心一走神,蠟燭燒了韓琦鬢角的頭發,韓琦沒說什麼,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頭寫字。過了一會兒一回頭,發現拿蠟燭的侍衛換人了,韓琦怕主管侍衛的長官鞭打那個侍衛,就趕快把他們召來,當著他們的面說︰"不要替換他,因為他已經懂得怎樣拿蠟燭了。"軍中的將士們知道此事後,無不感動佩服。按理說,侍衛拿蠟燭照明時不全神貫注,把統帥的頭發燒了,本身就是失職,韓琦責備一句也是應該的,即使不責備,挨燒時"哎呀"一聲也難免。可他不但忍著疼沒吱聲,還怕侍衛受到鞭打責罰,極力替其開脫。他這種容忍比批評和責罰更能讓士兵改正缺點、盡職盡責,而且韓琦統帥的是一個大部隊,事情雖小,影響卻大,上上下下一知曉,誰不願意為這樣的統帥賣命呢?



韓琦鎮守大名府時,有人獻給他兩只出土的玉杯,這兩只玉杯表里毫無瑕疵,是稀世珍寶。韓琦非常珍愛,送給獻寶人許多銀子。每次大宴賓客時,總要專設一桌,鋪上錦緞,將那兩只玉杯放在上面使用。結果有一次在勸酒時,被一個官吏不小心踫到地上摔個粉碎。在座的官員驚呆了,踫壞玉杯的官吏也嚇傻了,趴在地上請求治罪。可韓琦卻毫不動容,笑著對賓客說︰"大凡寶物,是成是毀,都有一定的時數的,該有時它獻出來了,該壞時誰也保不住。"說完又轉過臉對趴在地上的官吏說︰"你偶然失手,並非故意的,有什麼罪呢?"這番話說得十分精彩!玉杯已經打碎,無論怎樣也不能復原,責罵、痛打一頓肇事者吧,徒然多了一個仇人,眾位賓客也會十分尷尬,好端端的一場聚會便不歡而散,也會大大有損自己的形象。而韓琦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眾人的贊嘆,而肇事者對他更是感激涕零,恐怕給他做牛做馬也心甘情願了。



元代吳亮在談到韓琦時說︰"韓琦器量過人,生性淳樸厚道,不計較疙疙瘩瘩一類的小事。功勞天下無人能比,官位升到臣子的頂端,但不見他沾沾自喜;經常在官場的不測之禍中周旋,也不見他憂心忡忡。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他都能做到泰然處之,不被別的事物牽著走,一生不弄虛作假。在處世上,被重用,就立于朝廷與士大夫們公平議事;不被重用,就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一切出自真誠。"韓琦一生處于危險之地,而又一直立于不敗之地,這是為什麼呢?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天下之事,沒有完全盡如人意的,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不這樣,連一天也過不下去。即使是和小人在一起時,也要以誠相待。只不過知道他是小人,就同他少來往罷了。"這就是韓琦處世高人一籌的秘密。



人生智慧



由此可見,"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和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琪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